快讯 | 我国提交的《关于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决议》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顺利通过!

2022/11/14

2022年11月12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顺利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决议》,这是本届大会中国提交并顺利通过的3个决议之一,展现出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强大引领力。常熟作为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小微湿地建设工作的城市,是决议的重要经验来源,为全球推进小微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助力。

 0.jpg

决议顺利通过

该决议由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起草。决议要求大会鼓励缔约方采用适当方法开展小微湿地科学调查,在适宜条件下开展小微湿地的水文连通性和质量评估,颁布小微湿地的国家和地方政策,并要求科学技术审查小组制定小微湿地识别指南,以应对人为活动给小微湿地带来的重大威胁,防止小微湿地进一步丧失。

在11月8日,日内瓦分会场的大会全会上,决议起草人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院长安树青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就关于“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决议草案进行发言说明。该决议草案服务于决议XIII.21的履行,旨在为缔约方提供原则性框架,以加强小微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从而提高小微湿地调查和监测的准确性以及管理的有效性。安树青院长表示,传统湿地文化中的“圩、塘、浦、港、泾、浜、溇”,代表着一类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小微湿地,在庇护生物、调节洪水、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1.jpg

决议草案发言

常熟的小微湿地保护与建设起步较早,且成果斐然,为该领域的技术集成和经验积累做出了大量贡献。自2014年起,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就开始在常熟全市范围内开展小微湿地建设工作。2016年,在常熟举办的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上,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提出了基于小微湿地的湿地乡村“三生融合”模式,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专家对此给与了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中国于2018年向《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提交了《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草案并顺利通过,这是自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后首次提交并顺利通过决议草案,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与经验。2022年11月10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履约30年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安树青院长出席会议并作《中国小微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分享发言。同日,由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东道国活动——“小微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论坛在武汉举行。安树青院长连线大会现场,号召各方更多关注小微湿地的全面保护与科学管理。

 2.jpg

中国履约30年主题边会发言

 3.jpg

“小微湿地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论坛现场连线

此次决议的通过,不仅是对我国履约30年来湿地保护成效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我国发展湿地事业的激励。今后,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将秉承“总结常熟模式、强化全国服务、步入国际舞台”的理念,积极推动成立国际小微湿地联盟,制定普适的小微湿地保护管理技术指南,助力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步入国际新舞台,谱写小微湿地事业新篇章!